有时再见到某一句诗或是某一个词,会突然的发现,另一种不一样的面貌,捕捉到一层新的认知,我也不知道这算不算是一种成长,亦或是所谓:“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世面
这个词给我的感受总是带着一种高高在上,但抛去刻板的印象,这个词却能准确的概括,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它永远只是世界的一面
小学有篇课文叫做《画杨桃》[1]站在不同的角度,对于同样的物体会看到不同的形状。也许此时能说,我只要站在尽可能多的角度就能就能避免认知的过拟合[2]产生,那这个世界也并非不可尽览
但还有一篇类似的寓言也讲述了类似的道理《小马过河》[3],同样的一条河对于小松鼠对于老牛来说有着不同的深度,不同的危险程度
感受是我们认识这个世界的源头,也是最为基础的途径,但因为身份的不同,年龄的不同,对于同样的事获得的感受也会不同,而这些独特感受的串联构成了每个人看到的那个世面
在网上“世面”还常常与一句话相关联,来自于电影《一代宗师》的台词:“习武之人有三个阶段,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这句话很“禅”,我也很喜欢
但这类句子最有趣也最牛的点在于,其会引出无数的解读,什么是自己,什么是天地,什么是众生,其实我觉得这有点像是三观,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基于我们对世界的感知从而创造了观点和对世界的认知
这个世界终究是“不可名状”的,很多话说了可能都是对的,但所对应的也终究只是其中的一个角度,这句台词可以是追寻的引导,但不该是所谓彰显终点的符号,我想由此《金刚经》中才有那句:“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于我其实并不喜欢这句台词的开头,阶段,境界,层级,将一切又拉回了三六九等,是非对错,总想要看透这个世界,一切又回到了“世面”这个词最为通俗的意思,又产生了那种高高在上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