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光荣与梦想 2024/7/31
感觉大刘的短片才是,真正的展露出了他无可辩驳的写作实力
即使是科幻,背后能直击心灵的依旧是满满的人文关怀
即使是将这部短篇映射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一切依旧在重复的上演
《光荣与梦想》所回答的是,为什么即使宛如蝼蚁的挣扎,依旧要做出看似毫无意义的抵抗,正面迎接终将到来的毁灭 "这个世界上很少出现奇迹,但所谓勇气就是懂得恐惧,然后将恐惧与自己融为一体
人类的赞歌是对勇气的赞歌,人类的伟大是勇气的伟大!"
不过查资料时发现这段话居然出自 jojo,这下不得不看了 Ծ_Ծ
时间一下子从 13 号来到了 31 号,,,真的感觉越来越快了
碎片-信息媒介 2024/7/13
看到一篇文章
突然好奇,AI 如何判断一个观点的正确性
就当前而言,大模型显然有着一个十分致命的缺陷“幻觉”,既其对于超出认知的问题常常会进行胡乱的编造,而不是说不知道
这使得使用者,对其无法做到真正的信任,其也无法达到真正的可靠
进一步说,一个模型即使能够做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其训练数据本身又如何做到绝对的正确呢
首先训练数据的内容会最直接的影响模型,但如何保证训练数据就是绝对正确的呢,当然理论来说,如果数据量本身就足够的大,应该可以做到所谓的交叉验证,或是给与正确内容更高的权重
当然也可以通过类似 SAFE 方法,让一个模型通过谷歌搜索进行验证推理,从而增加问题的可信度
究其本质而言,即使是人类自己也无法保证自己的认知就是绝对正确的,那基于人类产出数据的大模型自然也很难跳出这个魔咒
不过乐观的来说,随着发展,大模型肯定是能够稳步向前的,数据会被一遍又一遍的清洗直至变得更为准确
只是似乎在公共知识领域,内容的获取并没有持续的简化变得更加容易
一方面当然有移动互联网冲击的原因,网页的权重被放的更低,各个 APP 对内容圈地自萌,没有办法通过搜索引擎进行聚合的择优搜索
另一方面,似乎知识的承载形式似乎也还停滞不前,并没有随着技术的发展就变得更加的丰富和高效
我认为想要进一步提高“知识传播”的效率,核心在于“信息聚合”
例如我通过当前网站的形式进行内容创作,就可以相对更加容易的嵌入各个形态的内容,图文,视频,音频,甚至是代码执行的演示,可以交互的模型,扩展的来说,可以将实践和教学进行结合,同时最大化的利用结合各个媒介的长处
视频可以进行关键部分的生动演示,图文拥有快速查阅,快捷迭代增删的特性,同时有利于学习者标注引用,通过链接跳转可以进一步进行内容查阅的扩展,理想的来说我认为这才是真正现代知识传播体系
当然也会有一类观点认为,现在大模型的出现一定会对传统的内容平台产生巨大的冲击,但以我目前的视角而言,我认为人本质还是偏向“被动”的,被动阅读输入还是会比和大模型的问答更加高效和省力,同时我认为两者也并不是所谓的竞争关系,而是可以做到很好的互补
除非脑机接口真的能做到信息对大脑的直接输入,否则一个好的信息承载媒介还是十分重要的
只是还是有点气,一方面内容生态似乎确实有些走向劣化,知乎变得越来越娱乐,小说都快变成其主营业务了,对于内容的承载整理也并没有进行迭代优化,很多有价值的内容也都被埋没,相遇也需要很大的运气,在中文互联网也并没有出现另一个能够做到抗衡的图文内容平台
B站上有很多优质的视频内容,但视频天然的闭塞性,必然导致搜索的困难,和复习时二次查阅的不便
同时视频制作相比图文也有着更高的成本,且本质而言我相信很多视频制作者,特别是那些真正优质的视频,一定是有稿子的,也就是说其本身就可以低成本的提供一份图文资源,但大部分的 up 都没有这么做
我很难深究其真正的根源,但我认为主要与平台的调性与引导相关,导致这么做并不会带来什么明显的正向反馈,这部分也是我绝的B站可以进一步优化的地方,将图文和视频进行更紧密的结合,和更便捷的跳转
碎片-有趣机构 2024/7/11
介绍了一个挺有趣的机械解构,用类生物骨骼的解构,替换了原本的轴承,从而让解构可以做到更小
碎片-自我剥削 2024/7/10
视频的末尾提到了一段话,“那头驴不断地抽打自己,妄图变成主人”引用的是卡夫卡的话语,但我并没有找到实际的出处
but whatever 这句话具体是谁说的也并不重要,只是突然让我觉得,人啊总是想要征服些什么,甚至是对自己
征服、压迫或者当下人们常说的资本,其背后的问题所在就是剥削,就是“不把人当人”一切都变成了工具与手段,想要驯服动物,可以通过食物诱惑,通过武力胁迫,但如今的“文明社会”继续使用这些手段,总也显得太过野蛮,于是想要驯服“高级动物”往往也有着更为高效的手段
偶然又翻到了这篇文章以下为其中的摘录
现代社会所提倡的自主性以积极的方式提供了一种新的承诺,以美好、繁荣、进取、自由的名义让人们主动献身于一种“探索更多可能性”的生产。韩炳哲将这种转变归纳为一种从“规训社会”到“功绩社会”的变革:当下充满了自由观念和去管制化,不是“不允许”而是“能做任何事情”,剥削转变为自由和自我实现。由此也引发了“自我”概念的升华,人们被困在了一个不太看得到的终点的“理想自我”之中,当下的这个“自我”不过是一个需要被升级、被替换、被取代的对象,相较于未来,更像是一个不够好但也离不了的半成品。
让我突然想起了前几天 B 站上的一个热门视频,其吐槽的核心在于不论是商业广告还是精致的种草博主,都在告诉你要“做自己”
但他们却往往为这种,所谓的自己,创建了一套模板,建立了一个前提,打造了一个个的符号,所谓的远方,那些精致的粉饰,当然评论区很多小伙伴指出了这是消费主义陷阱
但我觉得命中的更为准确的是一条弹幕"在想要与众不同这点上,你于他人无异",其背后或许还是“优越感”的追寻,当然这又是另外一个巨大的话题,在此跳过吧
那个拿着鞭子的奴隶主消失了,一切似乎源自于自由意志的驱动,是因为我想要,是我自己的向往,但是就如文章中的这句话“自我剥削比外在剥削更可怕,因为它总是呈现出自由的幻象。”对于一个客观存在的剥削者,你可以去声讨,你可以去咒骂,对其发泄一切的不满,将一切的责任推卸给他
但如果,那个剥削者就是自己呢,顿时一切都变的无处宣泄了,你的敌人也变成了自己
就像韩炳哲认为当下的社会从规训社会,转变为了功绩社会,规训社会所展露的手段是“应当”,而功绩社会所展露的手段是“能够”。看起来一切都很正向,很正确,一切都来自自发行动和内在动机
但同时阿兰·埃亨伯格(Alain Ehrenberg)将抑郁症视作规训社会向功绩社会转型期产生的并发症状,我觉得这就像是一种燃尽。我们可以感受到生活节奏变的越来越快,无处不在对比竞争,从工作,到生活,从学习,到娱乐,一切的一切都在被量化,被比较,被评判,考试、绩效、评比排名乃至朋友圈,被一种紧迫全全的包裹,但这样的追寻本身其实永远没有尽头,直至焦虑、压力的彻底席卷,所以反常识的是,抑郁和厌世正是来自于这种过度的“积极”
但规训就彻底消失了吗,其实从我的感受而言,它与功绩共同存在,所谓的自由和选择亦不真正存在。例如《脏活》中指出,那些从事脏活的人,他们看似是自己做出选择的背后却存在着制度的影响,经济的压力,亦或是所属的人种,当前的阶级,乃至是因为其生活的地域,所能接受的教育
在无数的暗示和引导下,羔羊自己踏入了陷阱。屠夫则轻蔑的笑道“你挑的嘛,偶像”
在此引用另外一篇文章的两段话
在战后的政治学、伦理学和福利经济学论述中,绩效首先是一个正义原则。市场导向的社会定然会有财富分配的不均,而绩效原则为这种无可避免的不平等现象做了合理化论证。用通俗的话来讲,富人之所以富有,是因为他们有冒险精神、他们有经营和管理的才能,等等。总之,那是他们的绩效。事实上,以身边的现实来看,以绩效为评价标准的单位,也仍然被认为是比较公平的,至少是让大家都感到无话可说的。这也是我们在深切体察了量化考核的种种弊端之后,仍然不得不奉行之、拥护之的重要原因。然而,作为正义原则的绩效有着诸多前提,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机会均等原则。如果没有机会均等的保障,那么以绩效来做合理化论证,就是掩人耳目的伎俩了。而如果一个社会没有在大体上落实机会均等的原则,绩效主体又会反过来对“起点”进行残酷的竞争。所谓“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也就成了绩效社会的另一种景观。当下社会的教育乱象,不正与此颇多关联?
可我们今天在绩效社会所看到的,一方面是以绩效考核为导向的工作丧失了解放的潜能,另一方面,则是奴隶和奴隶主并未真的消失,而是内化成了我们每一个人。现代的自由理解以成功的自我主宰为模型,可自我主宰在现实中显现为一种自我奴役。于是,在前现代社会仍然大量存在的非奴役状态下的自由,在现代社会反而被大规模地剥夺了。
前一阵某咖啡店店员泼顾客咖啡粉的事件,侧面其实也展现了这一点,企业通过绩效通过规则光明正大的压榨着员工,而作为员工却只能选择接受这个规则,因为是自己主动应聘的这份工作,作为企业也大可使用“你不干有的是人干”来自己理所当然的进行标榜,顺便还站上了道德高低,是我给予了你这份工作,好让你养活了自己
如果他们病了,是没有恪守养生之道。如果他们尚未就业,是面试技巧不足,没努力找工作,或是讨厌工作。如果他们担心职业前景对未来焦虑,则是因为人缘不佳,或不懂得通过表现技巧影响他人。他们被告知情况就是这样,而且他们自己也认为的确是这样,以致这些仿佛真的都成了事实 ———— 齐格蒙·鲍曼
不过,不由得想到另外一个例子,AI 浪潮所展示的劳动力解放,在大部分人身上看到的却是一种担忧,是一种反抗
其实这从底层来说其实有一些反直觉。当然我不是说在当下叙事下这种对工作侵占的担忧就毫无道理,而是我们是否又忘记了社会的真正组成,规则的真正意义,是不是又存在着另一种可能
以上,这些写这些,并不是说真的看破了什么,这个世界也并不存在什么所谓的“真相”,每个人的大脑里其实有着自己的答案,感受永远也都是最真实的
当然人总还是需要意义的,而最近发现有一种很普世的意义追寻,“集邮”,例如各个旅游景区的打卡,人生节点的打卡,成就象征的打卡
引用第一篇文章所引用的一段广播
“蛮佩服身边的同龄人的,毕业后马上工作,工作的前两年抓紧谈恋爱,看电影吃饭爬山看展览轮一遍,然后马上结婚,过了几个月马上生孩子,生完孩子拼命上班赚钱换学区房……就是那种目的性特强,特别赶进度,仿佛有一股生命之鞭在催促他们,好像做事不需要感情只需要动机……”
其实现在的我对人生范本,亦或是集邮手册也并不带有什么批判,只是也许终究是不配为人吧,对我而言无间的挣扎亦是生活本身
在孤独中,孤独将自己吃的一干二净。而在群体中,他被众人吃掉 ———— 尼采《人性的、太人性的》 如果我能平息内心的冲突,我就相信自己已经很幸福了,但是一切始终毫无改变 ———— 卡夫卡《地洞》
最后是今天随机 roll 到的一首歌,感叹一句好 fashion 的赛博念经
碎片-自我接纳 2024/7/8
听到票房表现不错,本来是想找头脑特工队2的影评视频的,结果发现并不是,但意外的是,这个视频也远远比一个影评更有价值
里面提到了一个核心观点,“所有情绪,本质,都是爱你”
你的所有行为,都是为了保护你,你的迎合,你的讨好,你的攻击、嘲讽、挑衅,包括逃避等等
那些被我们所认为是负面的行为,它们也都是一种合理的存在,例如讨好是会压抑一部分自我意志,但也能在我们幼时,在还没有力量时,抑制对方的恶念从而保护自己
不因该把他看作是懦弱或是愚蠢,而是一种策略,是手段而并非目的,不论是否真的有效这都只是一种自我保护的尝试
除此之外视频中还提到了另外一个观点,“完美只是幻想,完整才是力量”,我们的大脑喜欢省力的思考,对于一切太过于耗费脑子、心力的东西,都会优先选择忽略,或是将其简单化
例如,一个东西又好又坏就会变的很难理解,于是大脑常常就会选择非黑即白的二元论,好人一切都好,坏人就一切都坏,对于可好可坏的灰人就显得很难理解,例如偏见、刻板印象、标签都是这种思维模式作用的结果,同时这样的二元论也会作用在自己的身上
就像是自我塑造的完美错觉,或是我永远不够好的糟糕螺旋,因为这样的思考模式让一切都变得更加简单,因为我不好所以都是我的原因,因为我足够好所以都是别人的原因
但这最大的问题在于,这都没有真正的接纳另一半的自己,而这种不接纳造成的就是不停出现的内在矛盾,就很难真正的去面对曾经的错误,曾经的伤疤,不论是创伤还是失败,亦或是身上那些所谓“不好”的东西,都没有办法真正的袒露,而是选择掩盖、压抑、隐藏
或许能够得到一些暂时的缓解,但也切断了解决的途径
只是于此交应的是故事FM最近的一期节目
讲述故事的女孩在最后说了这样一段话
伤疤永远都在,但是我们可以选择去面对那道伤痕,我们可以带着这份疼痛,不需要把疤痕掩藏起来,和别人说我从未受伤 我们允许自己受伤,允许自己哭泣,允许自己脆弱,允许自己委屈,我们允许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家庭伦理束缚带来的那些没有办法解决的问题
我们允许自己的情绪,自由
有一种殊途同归的感受,自我接纳,一句人人都听过道理,有时它好像也有另外一个名字,和自己做朋友
但事实上也真的很难
- 为代码复制样式做了简单的更改,但没能完成动画的刷新,只能显示一次比较遗憾,算是一个难度上的取舍了
print("hello world")
- 添加了更多的导航内容
添加日志系统 2024/7/4
有时候会有一些零碎的东西想写,但确实又并不值得单开一篇文章
日志模仿的是 iconify 的网站效果,但其通过重写覆盖 markdown 渲染来实现,有些过于复杂了,所以就直接写 vue 组件用作替代了